top of page

Exchange life @ UNSW


交換生涯就這樣開始 然後結束了

還記得剛到雪梨,看到市區裡滿是高樓大廈的失落;

剛到學校,看著方方正正的校園還有現代化到不能再現代的建築,開始懷疑我來這邊真的是對的嗎

一直以來都嚮往著在國外念書的生活,其實小時候什麼都不懂,甚至到要出國前,我還是沒辦法很具體地說出出國到底為了甚麼,只覺得很美很浪漫,也很清楚在國外求學的生活並不輕鬆,但也對即將面臨的挑戰感到興奮。

然而真的到了這裡,發現這完全不是我要的生活環境,兩年前走在牛津街道上,隨便一條街景都像是明信片裡的風景,那樣的體會完全無法移植到這裡,於是只好開始找各種理由安慰自己,像是,澳洲至少也是日不落帝國的一員,跟英國還是扯得上邊啦,或是在市區裡尋覓棲身於高樓中的古老建築街景拍拍照。

但無論如何,有家人在的地方就像家一樣,還是能感到溫暖的,直到orientation day結束的那個晚上,帶爸媽和哥到High Street搭計程車到機場 (就像我花了好久時間才搞清楚羅斯福路 新生南路 基隆路 辛亥路的方位一樣,我也是一兩個月後才知道那條路叫High St. 由此可知路痴的症狀並不會隨著在國外獨立生活而有所改善),眼淚一直忍到他們關上車門開走的那一秒,看著計程車漸漸變小的背影,然後眼淚無法克制的一直掉一直掉,那時候其實腦中甚麼都沒想,只知道我想哭,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就是想哭。就這樣走回宿舍門口,White House裡面的一個員工還特地上前關心我說我是新來的吧,他沒印象看過我,問我還好嗎, 他信誓旦旦地跟我說,我現在只是還不習慣,我之後會愛上這裡的。我不懂他哪來的自信,雖然他的關心讓我很感動,但是我那時候並不覺得我會喜歡這個地方。

漸漸的,開始適應這裡的生活,習慣宿舍不僅不分男女 連廁所浴室都不分的這件事情、習慣只包著浴巾穿梭在走廊和浴室之間的男人(有時候女人也會),習慣我明明在刷牙卻還是一直要問滿嘴泡泡的我how are you的長頸鹿,習慣每天晚餐時間在dining hall裡面跟欸妮還有其他hallers聊天的時光,習慣每個禮拜的lecture、tutorial和一個接著一個的weekly assignment,這就是所謂的人總會找到生存下去的方式吧。

直到8月底的某一天,在跟Chander聊天的時候,我隨口說了一句「我今天到我們學校對面的賽馬場看賽馬」,他回我:「唷~已經變成”我們學校”了喔」(雖然他是用打字的,但我完全可以想像他的語氣跟表情 haha),到那時候我才驚覺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我已經對這邊產生了認同感,”這裡”不再只是這裡,而是”我這裡”。

在這邊生活,各方面都是全新的體驗,也都是挑戰。當然藉著交換名義出去玩的大有人在,但是至少對我而言,還有我身邊大部分的交換生,我看到的都是認真的在異地生活,而且努力地希望能在這段期間學到或者是得到不一樣的收穫,所以每當有人一副”你們交換生就是出國過爽爽”的態度時,我就會非常非常非常生氣,而且會是毫不掩飾地讓對方知道 “我不爽你這樣講” 的那種。

就算我們真的是來爽爽玩的,那也是我們付出了努力好不容易申請到的機會,再說,我能保證這邊的生活絕對不比在台灣輕鬆,你看到的是我們放在臉書上出遊的照片,因為我們想分享這邊的美景,也想記錄這邊的美好時光,但你沒看的是大多時候我們沒分享的挫折、壓力、和無力感。

開學前幾個禮拜,我很努力地想認識新朋友,特別是外國人,不管是參加宿舍活動或是課堂上都逼自己要主動和大家聊天。其實外國人很好聊,就算你不主動攀談,大多數站在你身邊的人都會主動來跟你說話。前兩個禮拜真的是徹底的資訊爆炸,宿舍的人、課堂上的同學、分組報告的組員、教會的朋友,一堆名字 國家 科系,真的大部分都聽完就忘記,然而這種刻意卻讓我覺得越來越累,第一次見面似乎大家都能聊得很熱絡,但之後要維持感情或是更深入的成為好朋友卻是那麼困難,或許是文化上的差異,要找共同話題真的很累,也因為習慣不同吧,西方人要出去玩總是在社團裡貼個文呼朋引伴,然後就這樣一群不認識的人出發了,而亞洲人似乎還是比較習慣跟認識的好朋友出去。到現在,我在這邊最親近的朋友幾乎都是亞洲人,台灣 香港 大陸 日本 韓國 馬來西亞等等,或許有人會認為都到國外了,還是跟一群亞洲人在一起不是很可惜嗎,一開始我也這樣覺得,所以很努力地想交西方朋友,但漸漸的我不認同這個論點,朋友不就是要合得來且自然而然地累積感情嗎,而且這也不代表就完全不跟西方人接觸交談了。

我相信無論過了多久,我都會很自豪的說我在這邊認識了一群很棒的亞洲朋友,而不是後悔我沒把握機會抓住西方人。

在這邊常常懷疑自己當初是不是太有自信了,我似乎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應付這邊的生活,特別是全英文上課的環境。第一個禮拜到學校書局買這邊四門課要用到的書,3本course reading 7本小說 1本原文課本 這還不包括每個禮拜放在網路上指定閱讀的essay,除了書很貴很想罵髒話之外,真的很想大喊WTF我要在三個月內唸完這些東西還要交那些大大小小的assignment, essay, research paper, 個人報告 分組報告,我記得這段時間最常做的事就是打開行事曆,在滿滿的due裡面再加上幾個due,在心裡喊了N次的shit,闔上行事曆然後開始一件一件的把它做完。

上lecture的時候,我沒辦法同時聽老師講話又同時做筆記,因此只好上課專心聽,偶爾寫下幾個關鍵字,回去再重聽一次音檔然後不斷地按暫停寫筆記;tutorial時,幾乎不會發生有人沉默需要老師點人回答問題的情況,大家一來一往的討論,不主動發言你一整個小時除了一開始老師點名叫到你的名字的時候回一聲”here”之外,不會再發出任何聲音,就像默默地融入背景的空氣人一樣完全被忽略。

在這邊的情緒起伏似乎變得特別大,很容易感到失落 也很容易瞬間信心大增覺得開心,常常因為某堂lecture沒辦法專心 因此聽不太懂老師在講甚麼就覺得很挫折,心情不好之後更不能專心 就又更聽不懂了,就這樣惡性循環,又或者因為tutorial插不上話 或是同學劈哩啪啦講了一大串但我卻都不知道他們在幹嘛而感到生氣,氣自己為甚麼不鼓起勇氣說點甚麼、氣自己怎麼那麼爛虧自己還是外文系的,又或者會因為某個作業拿了高分 或是報告被老師稱讚很有成就感,甚至連某堂lecture幾乎都聽得懂或是某堂tutorial主動開口說話就能開心一整天,然後才發現這些情況發生在台灣的時候我似乎都不是那麼在意。

蠻常聽到大家在批評台灣的教育制度,當然台灣的教育制度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進,但在國外待了一個學期後,我覺得在責怪教育制度之前,應該先好好檢討自己的學習態度,或許這不適用於每個人身上,但就我而言和我自己在系上上課的體驗的確是如此。因為在國外上課很難得,因此會逼自己好好把握每個學習的機會,也因為英文授課的關係,要分心做筆記都很困難了,哪還有心力滑手機。放眼望去,教室裡幾乎八成的人都埋首於電腦中,不是逛臉書逛網拍或是傳訊息聊天,而是手指沒停下來的打筆記,另外一成的同學拿著筆記本和筆也是不停的寫重點,當然任何地方任何國家都會有不專心上課的人,就是那另外一成了。但我想說的是,對native speaker而言,他們能很輕易地邊做其他事情還是能聽得懂老師在說甚麼,但還是專心的在聽課寫筆記,反觀我自己在台灣的時候,或多或少會拿手機出來滑,反正我還是知道老師在幹嘛,聽到關鍵字畫畫線寫寫筆記能應付考試就行了,這絕對不是國外教授講得比較好台灣教授講得不好的差別,而是我自己學習態度的不同,因為得來不易,所以特別珍惜,若是我在台灣也能保持這種學習態度,可能會有更多不同的收穫吧。

就loading而言,應該就跟澳洲物價一樣,是台灣的三倍。小說課一個禮拜一本小說,照台灣的上課方式可能一整個學期都講不完,但這邊一個禮拜:一個小時講作者跟背景,一個小時講小說內容中帶到的主題,外加一個小時的討論課,結束。幾乎沒有像系上那種上課方式,很細節的講每一個章節甚至逐字逐句討論某些段落,討論課也是老師給一個大方向,例如討論這本小說的narrator,然後大家就可以一來一往的講了整堂課,一個禮拜,綽綽有餘。然而卻造成我每個禮拜都在趕著讀完小說的窘境,常常到了上課前我只唸完了2/3,擠出東西來寫每個禮拜的reading assignment,隔幾天再把剩下的部分補完,然而常常在上課前看到同學已經拿著下個禮拜的小說在念了,除了繼續心中第N的N次方次的shit之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就這樣一路shit到了學期末,交了兩篇paper,考完期末考,有種我竟然成功活下來的不真實感,即使結果不理想,但我能問心無愧的說我進我努力地完成所有我該做的事了。我想重要的不是我在這邊修的課拿了幾分,而是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學習世界”。小說課和好萊屋電影這兩門課裡有一半以上的人都不是本系生,這門課對他們而言就像我們的通識一樣,但他們的積極程度並不因此而減少(也或許他們對本系的課花了更多我難以想像的努力吧)。

結束了所有上課 作業 和考試,終於能夠放慢腳步好好回顧這幾個月的生活,除了全新的體驗和衝擊,我也開始捨不得離開這裡了。這三個月無時無刻都想快點結束這種瘋狂的生活,但同時也享受著這裡發生的一切。就像是重新入學然後又即將要畢業的那種感覺,大學四年濃縮成短短四個月在這裡上演一遍,現在回到宿舍要開房間門之前常常駐足了幾秒鐘,這個動作從陌生 到熟悉 到理所當然 到現在幾乎要進入倒數階段了。在這裡的一切即將結束,是該好好道別的,然後帶著在這邊發生的所有回憶以及成長的自己,繼續下一趟旅程!


Recent Posts
bottom of page